NGO缺錢的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NGO沒有自身“造血”功能,主要資金來源於專案經費和政府的購買服務費用。而這些經費裡,給予行政管理的費用比重非常低,一般觀點認為,我的每一分錢都應該實實在在地用到資助物件上去,NGO的管理費用應該自己解決。
而實際上,NGO雖然大多數依靠的是志願者的奉獻,但仍需要專職人員,比如財務、統籌等專案管理人員。
很多人抱著對公益的熱情加入,又因為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失望而去。所以中間層非常缺乏,有能力的人往往最後都到企業裡去,兼職做做公益。最後的結果是導致NGO工作效率低下。
非盈利組織不代表不能盈利,只是盈利不能用於分紅而已。
NGO最迫切的願望就是早日實現經濟獨立,不因為接受捐贈被牽著鼻子走,不因為那些瑣碎的事情消耗人生,做點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
很多人對非營利並不是十分瞭解,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意味著所做的事情不收費。 但事實上,非營利單位並非是不能收費,而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,其收入用於彌補服務成本,實際運營中的收支結餘只能用於自身的發展。
兼職做公益的底線是時間,希望能夠做一些有創意有價值的工作,不要在一些無聊瑣碎的事情裡消耗人生。
“還不如直接捐點錢給"免費午餐"。”另一個底線是做公益不要讓私人捐錢,做不長的,“這個機構應該有造血功能,否則就應該關門。”